发布时间:2023-08-07 09:17:40
通红甸乡大婆左村是一个以苗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,近年来,大婆左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、大力发展产业等举措,昔日大山深处贫穷、脏乱、落后的苗寨悄然换新颜。
强基础,苗寨“美”起来
大婆左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依托“石榴红”队伍汇聚力量、激发动能,共创和谐村社,不断扮靓村庄颜值。按照“一村一景、一路一花,绿不断线、景不断链”的思路,由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开展公路美化绿化、路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,制定长效管护办法,确保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整洁。同时以打造小糯节、小婆左、花山等小组民族团结示范村为抓手,充分盘活村内特有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,全面推进房屋净化、环境美化、村庄靓化。在示范建设中,最大限度保留“特色苗村”民族文化元素,依据苗村的区位、气候、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,让特色苗族文化形象上墙,串联成独特的苗寨景观。
兴文化,非遗“活”起来
苗绣既是民族文化,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。行走在大婆左苗寨的巷子里,能看见身着苗装,蹲坐在门口做活的绣娘,她们专职或是利用空闲时间从事苗族刺绣,为家庭带来一份收入的同时,也用实际行动守护并传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大婆左村的苗绣传承人王美仙说:“我将继续用手中的绣针,带着家乡的姐妹绣出华美的苗服,绣出一条绚丽的致富路,我希望一代传一代,让苗绣 ‘秀’ 出大山,‘秀’ 出我们的美好生活!”芦笙舞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大婆左村极其注重保护和传承,积极开展芦笙舞学习活动,邀请芦笙舞传承人康冲在大婆左小学开展教学,培养孩子们的兴趣,助力非遗文化“笙”声不息。此外,大婆左村还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间举办以苗族为主体,各民族共同欢乐的花山节,通过爬花杆、对歌、跳芦笙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,展现苗族同胞积极向上、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,也增进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,共同繁荣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。
明思路,产业“强”起来
实现“安居”,更要“乐业”,大婆左村探索以柑桔、烤烟为主的产业振兴路径,实现在“家门口”创业、就业。大婆左村的柑桔产业不断壮大,现共有458户1372人从事柑橘种植,种植面积共5861.29亩。大婆左村注重提升桔农专业化种植技术,不断促进柑桔产业提质增效,同时坚持抓牢、抓稳、抓实、抓好烤烟产业,主动邀请县烟草公司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对烟农进行成熟采烟、编烟和入炉烘烤等技术指导,引导烟农科学管理,提高烟农烘烤技术水平,“绿叶”变“金叶”,鼓起了烟农和村民们的“钱袋子”,一幢幢具有苗族风情的小洋楼在大婆左的红土地上拔地而起,深山苗寨的乡村振兴路风光正好。
来源:华宁先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