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05-11 09:38:05
宁州街道深刻理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密钥,以抓品质提升、抓基地建设、抓设施农业为破题点,做深、做实“土、特、产”文章,走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生动实践。
一是挖掘“土”的资源
全面对辖区范围内16万亩一般耕地、13万亩基本农田、3.3万亩建设用地、18.8万亩林地、2.2万亩果园进行排查,以“在不变更耕地属性的前提下,种植设施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”破题,始终将土地流转作为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,盘活丢荒、闲置土地,唤醒“沉睡”土地资产,借助土地流转撬动经营主体培育,将30亩以上种植主体登记注册为经营主体。截至目前,共流转土地21707亩,流转至经营主体9510.68亩。下一步,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,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、条件优势,按照“10有标准”力争创建、扶持、打造1-2个省级基地、4-5个市级基地、一批县级基地。
二是放大“特”的优势
街道持续巩固“烟畜果菜药菌”六大优势产业,以现代农业服务公司为抓手,鼓励村集体经济探索新型经营模式,夯实壮大集体经济发展。同步培育农业企业196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101户、家庭农场和规模经营户1023户,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,做强本土龙头企业。全力做优高原特色无公害绿色农产品,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户企业5个产品,有机产品3户企业4个产品,2023年宁州力争新增认证“三品一标”2个以上,更高层次、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。
三是提高“产”的效益
街道为真正建成产业、形成集群,植根农村、更能跳出农村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。立足现有小拱棚(遮阳棚)250亩、钢架塑料大棚350亩、高端大棚60亩,将菜药菌作为宁州高原特色农业的起点,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旱改水项目,结合设施农业和基地化发展,逐步改善农田基础支撑高质量发展底子薄、设施装备支撑现代化发展水平低、产业经济圈联农助农富农能力弱等问题。分类实施助推,通过深度小微服务企业,协助打通水电路网;依托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,推动投资主体向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发展;配合协助企业完善土地要素保障,对标全市、全省标杆企业,充分延链补链全链,协助企业走好一二三产业融合之路。年内计划建成羊肚菌、桑黄、花卉等设施农业基地3个。